摘要:利用ARMA-CARCH族模型对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隔夜折借利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如下几点结论:(l)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存在尖峰厚尾特征,非正态分布更适合描述隔夜拆借利差的厚尾特征;(2)银行同业隔夜拆借利差存在着波动的集聚性;(3)同业拆借利差波动存在着杠杆效应或不对称性,非预期的正的利差抖动引起的波动上升大于同幅度的非预期负的利差抖动引起的波动的上升,即利率上升引起的波动高于同幅度利率下降引起的波动。
关键词:银行同业拆借利率;ARMA模型;GARCH模型:波动
中图分类号:F830A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2010)02-0080-05
从1996年6月后,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由交易双方根据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自行确定,由此开始了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改革之路。
各家银行在积极参与同业拆借市场,满足短期资金头寸的同时,对利率风险控制的要求随着增加。现代金融学理论广泛以波动代表风险,风险由资产报酬的方差(或者标准差)来度量,要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管理,首先有必要对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波动特征做深入的分析。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Shibor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波动特征做相应的研究。
一、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性研究
金融市场中投机性价格和收益率的变化具有稳定时期和易变时期,即其收益率波动呈现集群性,波动具有明显的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特征。Engel(1982)首先引入了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模型,ARCH模型的条件方差是过去误差平方的函数。一般而言,高阶的ARCH模型才能描述条件波动。为了减少估计参数的个数,基于从AR发展到ARMA的思想,Bollerslev(1986)提出了相应的推广的自回归异方差模型(GARCH),其条件方差既依赖于自己的滞后项的平方也依赖于自己的滞后值。尽管这两个模型能考虑波动集群性和尖峰态,但问题是金融市场收益率分布是不对称的,即非预期的正收益率和非预期的非收益率对波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而言,非预期的正收益率引起的波动上升小于同幅度的非预期负收益率引起的波动的上升,而GARCH模型不能解释其收益率分布不对称的特征。从而有不对称(asymmetric)波动模型。如Nelson(1991)提出了指数GARCH模型(EGARCH);Ding、Granger和En-gel(1993)提出了不对称幂ARCH(APARCH)模型。
由于GARCH模型并不能完全描述金融时间序列的厚尾巴特征,许多学者利用非正态分布来说明金融市场收益率的厚尾巴(尖峰态)特征,如Boller-slev(1987)用t分布,Nelson(1991)用广义误差分布(GeneralisedErrorDistribution,GED),Bollerslev、Engel和Nelson(1994)利用广义t分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nrkke.cn/123.html